Ⅰ.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力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橡皮条及施加的外力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
B.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C.实验中,不仅要记录力的大小,也要记录力的方向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力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大小
Ⅱ.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改变小车质量时,需重新平衡摩擦力
Ⅲ.(1)小方同学想测出某种材料的电阻率,由于不知其大约阻值,他只好用多用电表先粗测该材料一段样品的电阻。经正确操作后,选“×10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阻值约为 ____((只填数量级)。由于指针太偏左,他应该换用 挡(填“×10(”或“×1k”),换挡后,在测量前先要______________。
(2)要测出上述样品的电阻率,必须精确测出其电阻的阻值。除导线和开关外,实验室还备有以下器材可供选用:
电流表A1,量程30mA,内阻r2约200Ω
电流表A2,量程1A,内阻r1约0.5Ω
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RV1等于20kΩ
电压表V2,量程10V,内阻RV2约30kΩ
滑动变阻器R1,0~2000Ω,额定电流0.1A
滑动变阻器R2,0~20Ω,额定电流2A
电源E(电动势为12 V,内阻r约2Ω)
① 请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出便于精确测量的电路图画在方框中。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② 若选用其中一组电表的数据,设该段圆柱形材料的长为L,直径为d,由以上实验得出这种材料电
阻率的表达式为 ,式中电表物理量符号的含义为 。
③ 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材料直径d的读数如图乙示,则d= mm。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 |
钩码总重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
测力计示数F/N |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4 |
0.1 |
1.8 |
0.3 |
|
2 |
6 |
0.1 |
2.4 |
0.3 |
83% |
3 |
4 |
0.1 |
1.4 |
0.5 |
57% |
4 |
4 |
0.2 |
1.4 |
1.0 |
57% |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装置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__装置图做的.(填“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__.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有以下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 Ω)、电流表(0-0.6 A 0-3 A)、电压表(0-3 V 0-15 V)、开关、电压为4V的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图甲图乙
(1)根据图甲提供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物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2)根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请在方框内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没有示数,电流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小灯泡断路
B.只有小灯泡短路
C.只有滑动变阻器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4)电路故障排除后,某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是0.2A,电压表示数如右图所示,示数是_________V,此时小灯泡的功率是__________w。
为了探究某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宗诚用酒精灯均匀加热0.4kg该种固体,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线如图所示.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BC阶段)时的比热容为3×103J/(kg·℃).
(1)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_____(大于/小于/等于)在A点时的内能;
(2)该物质从第6min到第10min共吸收______J热量,该物质在固态(OA阶段)时的比热容为______J/(kg·℃);
(3)经测量BC阶段消耗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10g(酒精完全燃烧),则在BC阶段的热转化效率为______.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姜雪峰编制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惰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双触点干簧管
双触点干簧管是一种磁控开关,结构如图所示,其外壳是一只密封的玻璃管,管内充有某种惰性气体,并装有A、B和C三块簧片,其中B和C是用铁或镍等材料制成,A是用铜或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A的端点与C的端点是固定端点,B的端点是自由端点,正常时B的端点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A的端点接触,当绕在干簧管上的线圈通电时,如图所示,B的端点与C的端点分别被磁化而相互吸引,当吸引力大于B的弹力时,B与A的端点分开,并与C的端点接触。而当B与C的吸引力减小到一定程度时,B在弹力的作用下与C的端点分开,重新恢复与A的端点接触。
请问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中,若要使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则电源左端是 极。
⑵簧片A、B和C所对应的材料可能是 。(填写序号)
①铁、铁、铜②铜、铝、铁③铜、铁、铁 ④镍、铁、铝
⑶当B的端点与C的端点接触时,簧片B具有 势能。
⑷如图所示,请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闭合开关后,红灯先通电,然后绿灯与红灯能交替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