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两题。
该区域的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 )
| A.基塘农业 | B.绿洲农业 | C.坝子农业 | D.河谷农业 |
该特色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 A.国家政策扶持 | B.游牧地点迁徙 |
| C.水、热条件适中 | D.光照条件充足 |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并强调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 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下题。
1995~2010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 A.大量消耗资源 | B.大量排放污染物 |
| C.科教投入不足 | D.人口快速增长 |
目前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建设的系统有
| A.发展支持系统 | B.社会支持系统 |
| C.生存支持系统 | D.环境支持系统 |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并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依次是( )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
|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
|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
| 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
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 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
| 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
| 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 A.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 | B.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
| 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 D.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2 |
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
|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下题。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
|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
|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
|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图完成下题。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 B.社会可持续发展 |
| C.生态可持续发展 | D.文化可持续发展 |
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
|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
|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
|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