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四个城市中 ( )
A.北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 |
B.首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小 |
C.东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该国人均水平 |
D.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国人均水平 |
影响上述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交通网络 | D.产业结构 |
阅读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我国某市),回答以下44题。
降水量(mm) |
径流总量(mm) |
地表径流(mm) |
地下径流(mm) |
蒸发量(mm) |
|
城市中心区 |
675.0 |
405 |
337 |
68 |
270 |
郊外平原区 |
644.0 |
267 |
96 |
171 |
377 |
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 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降水量减少
读图,回答42~43题。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②④③① | D.②①③④ |
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 |
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
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39~41题。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 B.20% | C.30% | D.40% |
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60年代初期 | B.70年代中期 | C.80年代中期 | D.90年代后期 |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D.进入郊区化阶段 |
关于苏州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推动苏州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B.苏州市目前处于城市化的中期 |
C.苏州市目前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
D.城市化可能导致较低等级城市数目超过较高等级城市数目 |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37题。
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 |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