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2011年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五个成员国。
(1)南非位于印度的 方向,中国位于 (东、西)半球;三亚河流主要补给类型是 。
(2)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之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北半球∕南半球)江门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这一天金砖国家成员国中白天最长的地点位于 (填国家名称)境内。
(3)巴西、中国、俄罗斯、印度四国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4)金砖国家成员国在经贸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如巴西铁矿资源丰富,我国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可以从巴西进口铁矿石。一艘装载铁矿石的船只由巴西驶往我国,如果从上面地图标绘的A、B两条航线中选择一条作为航行路线,你认为选择哪一条航线较合理?理由是什么?(要求写出两条理由)
(5)右上图中A、B两区等温线分布有何不同?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 )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________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有(双选)( )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级的大渔场?为什么?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___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什么?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________环节。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读“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率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频次>30的地区有哪些?
(2)我国干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季风区,其原因是什么?
(3)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干旱一般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次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产业。
(2)第一次产业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有何影响?
读洞庭湖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2)洞庭湖湿地有何重要价值?
(3)“洞庭湖湿地的保护”最主要的措施是。
(4)请就“洞庭湖湿地的合理开发”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