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运客流量超36亿人次。拥挤、抢票、旅途、思乡……是这场人口大迁移的关键词。人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据20l4年1月26日(农历腊月26)上午l0点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l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占了249个。从成都迁出的l000个人,到北京的就有329个。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l00人。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 |
| B.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 |
| 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习俗逐渐淡化 |
| D.我国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 |
春运问题反映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解决我国春运难的根本措施应该是( )
| A.加快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 |
| B.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人口的城市化,使更多的农民工有条件在城市居住 |
| C.加大商品房的建设,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商品房建设 |
| D.延长春节假期,错开放假时问 |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1)。请结合图1和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2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A.a | B.b | C.c | D.d |
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甲、庚 | B.丙、庚 | C.乙、丁 | D.戊、辛 |
读图中的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③山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四山的海拔高度相同,所以③山地的自然带数量与其它三山相同 |
| B.与③山山麓自然带相同的水平自然带在南半球分布得更为宽广 |
| C.③山可能位于俄罗斯 |
| D.③山植被垂直变化的形成因素一定是降水 |
对图中所示四座山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④③②① |
| B.位于北半球的是①③ |
| C.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
| D.位于南半球的是①② |
图为某区域图,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流局部河谷剖面示意图和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分布范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
| B.图中河谷横剖面岩层年龄从中心向两侧不断变老 |
| C.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经过 |
| D.Q湖北侧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
关于图中甲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部分河段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发生 | B.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
| C.Q湖最大湖面b出现于七月 | D.冬季盛行西南风 |
下列湖泊示意图中,最能反映上图中P湖泊与河流间的水体运动联系方式的是

图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7月降雨较多的地点是 ()
① 甲 ② 乙 ③ 丙 ④ 丁
|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关于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同属暖流 ② 同属寒流
③ 流向相同 ④ 对沿岸气候都有降温减湿作用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下图中的
城市规划合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图的指向标应该是()

该图最可能位于()
| A.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
| C.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 | D.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