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的总统在水下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他们头戴水下呼吸器,在塑料板上签署一份“SOS”文件.据此回答下列小题。该会议凸显了低地国家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 B.人口过多 | C.海洋污染 | D.全球变暖 |
解决这个问题,公众可参与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 |
C.多种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控制人口增长 |
D.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
我国所在的大洲和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A.欧洲、大西洋 | B.亚洲、太平洋 | C.非洲、印度洋 | D.亚洲、印度洋 |
有关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79%是海洋,2l%是陆地 |
B.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
C.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亚洲和欧洲 |
D.世界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 |
读下图,完成: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 B.1980年 | C.1990年 | D.2000年 |
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 | B.上游围湖造田 |
C.植被覆盖增加 | D.水土流失加剧 |
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反映出该海域夏季洋流流向 |
B.②④洋流的性质都是寒流 |
C.③洋流为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的洋流 |
D.④洋流使沿岸地区形成温带荒漠 |
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普敦正值炎热多雨的季节 |
B.从大连驶往上海的海轮一路顺风顺水 |
C.夏威夷高压强盛 |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
下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
B.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
D.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