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E、F所代表的不连续面名称分别是:E F
(2)图中①②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① ②
(3)图中代号代表的地球内部圈层名称是
③ ④ ⑤
(4)从图中可看出地震波的变化特征: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 ;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 纵波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图中虚线圆内区域主要为我国__________(地形区),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处于_____向_____(干湿区)、_____向_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呈现典型的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及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处(能or不能)勘探到石油,原因是。该处地貌的成因是。
(2)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所示水循环为循环,该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有;。在该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岩可转化为②处的岩。
(3)图中N处(适合or不适合)修筑公路,理由是。
(4)假设该地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沿岸的洋流按性质划分属,其对沿岸的气候的影响是。假设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季时通过风(填风向)将大量水汽输送到陆地形成降雨。
下图中A点为某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4分)
(1)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地球公转至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规律为。
(2)该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往往盛行______风(风向),其成因是。
图中B处的热带气旋呈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3)C处受_____ _____ (气压带)控制,盛行气流,气候特点是。
该地区的自然带是带。
(4)图中的喀拉喀托火山处于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
(1)甲图四地中,全年昼夜平分的是,昼夜长短年内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纬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8分)
(2)乙图中,A、B两线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 A,B。
(3)简述今天③地昼夜长短情况及两月内的变化趋势。
光照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30 º,A点的经度是东经120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日的节气为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 ,该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的范围是 。
(2)图中A地所在时区是________区,A、B地所在时区的区时相差________小时。
(3)该日,B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为 。
(4)该日,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