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产生了促进作用,主要有
①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②消除了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和经济矛盾;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跨国公司的出现,使新技术、新管理观念产生空间扩散;
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逐步缩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对东部季风区的划分。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与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据此完成39~41题。
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A.大兴安岭—大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天山—阴山一线
C.南岭山脉一线 D.秦岭—淮河一线

关于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平原面积广阔;北方地区山地丘陵地形为主
B.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水热资源丰富
C.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南方地区以热带雨林为主
D.与北方地区相比,南方地区的自然土壤更加肥沃

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
B.生物资源单一,复种指数低
C.洪涝灾害频繁,山地丘陵区地形较破碎、水土流失严重
D.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读某地区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例变化图。回答36~38题。

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上升极慢

此地区可能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某省区

A.a省区一东部地带 B.b省区一中部地带
C.c省区一中部地带 D.d省区一西部地带

读下表,完成33~35题。

比较项目
长江以南
长江以北
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
81%
19%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
36.5%
63.5%
水资源利用率
5.5%
63.8%
人口(亿)
7
5.5
耕地占全国的
1/3
2/3
水资源前景
1 700亿立方米以上
缺水890亿立方米

长江以北的国土面积较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北平原面积少 B.长江以北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D.长江以北地区人口迁出量大

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分别是5.5%和63.8%,这主要是因为

A.长江以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少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水资源问题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下列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B.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 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D.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