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M、N洪峰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地下水
B.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C.地下水冰川融水
D.冰川融水 积雪融水

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江南丘陵
C.四川盆地 D.东北地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3表示我国主要地形区中,某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以及该地形区中某城市的气候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6题。

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势 D.纬度

该地形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B.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太阳能
C.维吾尔族人口众多 D.柑桔种植面积大

“≥10℃积温”是一年内≥10℃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比如,秦岭——淮河一带大约是4500℃。某研究人员按两个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绘成图2中的甲、乙两图。读图回答3~4题。

若某地水热状况与E和⑤地区相似,则该地

A.适宜亚麻和甜菜种植
B.有青藏铁路穿过
C.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D.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为旱涝、风沙和盐碱

下列组合,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吻合的是

A.B与⑥ B.A与④ C.C与⑤ D.B与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了产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近年来,中国成为吸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读“日本产业外移地区投资比率图”,回答1~2题。

日本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其区位优势是
①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②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③市场潜力大④交通和通讯发达,电子商务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94年以前,日本对外投资最多的地区,其地理特征是

A.五大湖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北部地区多针叶林和沼泽分布
C.石油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
D.无热带地区,几乎不受季风影响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图3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其原因是

A.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小 B.甲地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大
C.甲地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多 D.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公里,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22~23题。

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土壤、地形

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