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先向南,再向西南 | B.向南 |
C.向北 | D.先向北,再向东北 |
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此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吁各国“戒除”对碳的“不良嗜好”,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 |
B.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 |
C.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D.发展中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主要责任 |
图10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某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
图10该项工业最有可能是
A.核工业 | B.冶金工业 | C.纺织工业 | D.食品工业 |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受该产业转入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 B.长江三角洲 | C.京津唐地区 | D.东北地区 |
对上题所指地区而言,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A.边境贸易 | B.工业![]() |
C.旅游业发展 | D.矿产开发 |
图9为“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早期沿京杭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最可能原因是
A.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 B.商人大量外迁 |
C.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
图8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A.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
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不包括
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
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
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
D.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合理 |
图7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13-14题。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a | B.b | C.c | D.d |
图中建污水处理厂最合适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