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完成下列问题。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 )
A.江苏省 | B.河南省 | C.四川省 | D.海南省 |
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
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
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 |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回答下列问题。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 B.开发了新资源 |
C.交通条件改善 | D.市场广阔 |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 B.150mm | C.200mm | D.250mm |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读“甲、乙两岛屿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两岛屿气候的相同之处是( )
A.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
B.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
C.受海洋影响,降水较丰富 |
D.受暖流影响,最冷月均温高于0℃ |
有关乙岛所属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科技发达,产品多出口国外 |
B.矿产资源缺乏,森林覆盖率高 |
C.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
D.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
乙岛东侧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主要是( )
A.温带海区 | B.暖寒流交汇 |
C.上升流的影响 | D.河流的流入 |
下图为“某地区每月15号多年日平均最高、最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气候形成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深居内陆,且位于山地背风坡 |
B.常年受季风环流影响 |
C.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
D.深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
关于该地区描述和农业生产方式最有可能是()
A.降水稀少,引水植棉 |
B.牧草肥美,饲养乳牛 |
C.冬雨夏干,小麦牧羊 |
D.雨热同期,种植水稻 |
下表为“四个世界著名‘硅谷’(美国旧金山、日本筑波、德国慕尼黑、印度班加罗尔)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四个“硅谷”中,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的有()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四个“硅谷”中,输送水汽的主要盛行风向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有关四个“硅谷”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受益于与美国硅谷时差的适到好处,与美国协同发展软件业 |
B.②地背靠科技力量发达的世界级大都市,但国内的市场不够广阔 |
C.③地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最早 |
D.④地依托鲁尔区高科技产业的雄厚基础,微电子产业大规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