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
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
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8~19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较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③④⑤ |
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④⑤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①③⑤ |
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商品谷物农业 | B.水稻种植业 | C.大牧场放牧业 | D.混合农业 |
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南方山区大规模修筑梯田,发展水稻种植 |
B.内蒙古东部草原大力垦荒开辟耕地 |
C.黄土高原缓坡地区努力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 |
D.三江平原大力排干沼泽、开辟耕地 |
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庞大的人口数量 | B.严重的环境问题 |
C.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 D.不利的外部环境 |
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 | B.垦荒难度大,成本高 |
C.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 | D.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