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可能为( )
A.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 |
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
C.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
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 )
A.市场条件不同 | B.人口密度不同 |
C.作物单产不同 | D.机械化水平不同 |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变质环境,箭头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回答小题。图中岩石按形成顺序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 B.badc |
C.cabd | D.dbca |
若岩石c为大理岩,则岩石d形成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
A.Ⅰ—① | B.Ⅱ—③ |
C.Ⅲ—⑤ | D.Ⅰ—⑥ |
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 )。
A.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 |
B.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
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
D.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
读某气压场的分布图,完成小题。当a处气流方向如图所示时,图中b处最有可能吹 ( )。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下列对图中甲、乙两处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空:甲处气压高于乙处 |
B.高空:乙处气温高于甲处 |
C.地面:甲处多阴雨天气 |
D.地面:乙处气温日较差小 |
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地形和气温分布图,回答小题。
a、b两条等温线气温相差约 ( )。
A.3 ℃ | B.6 ℃ |
C.5 ℃ | D.21 ℃ |
x和z纬度相差2°,甲、乙、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
A.北半球 | B.南半球 |
C.东半球 | D.西半球 |
下表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小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14小时30分 |
9小时9分 |
12小时 |
13小时13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
A.乙甲丁丙 | B.甲乙丁丙 |
C.甲乙丙丁 | D.丁丙乙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