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地区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弧线b为晨昏线,M为a、b线的切点,N为纬度最高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一年中M与N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 )
A.7300千米 | B.6600 千米 | C.2600千米 | D.1100千米 |
当M与N重合时( )
A.华北小麦正值播种季节 |
B.华北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
C.洛杉矶地区炎热干燥 |
D.江淮地区阴雨连连 |
若M点所在经线为30°E,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时,则北京时间为( )
A.12月22日2时 | B.6月22日 6时 |
C.6月22日 12时 | D.6月22日 18时 |
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
A.赤道低压带 |
B.副热带高压带 |
C.副极地低压带 |
D.极地高压带 |
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下图),其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a | B.b | C.c | D.d |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29—30题。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地转偏向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正确反应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a | B.b | C.c | D.d |
在实际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这主要是由于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
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