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这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1)材料一、材料二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时江南经济变化的原因。
答:                                                                         
                                                                            
                                                                         
材料三:
(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2)举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答:                                                                         
                                                                            
                                                                         
(3)综上,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中新网新加坡2009年11月14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新加坡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强调,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加强交流对话,增强良性互动,增进政治互信坚定信心,多做实事,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取得新进展。……
(1)台湾在历史上曾经被哪两个国家占有过?
(2)现阶段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是什么?
(3)我国现阶段的对台方针已经在哪些地区得到成功的实践?
(4)结合所学的知识,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解决台湾问题,海峡两岸做出努力的历史事件?(两例)
(5)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发展趋势的认识。

《春天的故事》(12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
(1)这位“老人”是指谁?怎样评价他?
(2)他划出一个“圈”是指什么?当时在广东划的“圈”总共有多少个?
(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

识图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一是在抗美援朝中出现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机枪射口英雄,他是(),在()战役中牺牲的。
2、图二是()年10月,()在天安门城楼宣告新中国成立了。
3、图三是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它是()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制定的。
4、图四的人物是我国的水稻专家(),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被称为(),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

下列图片中是我党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中心点。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反映的内容是我国哪一经济计划中制定的?该经济计划是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4分)
(2)图片二的工作重点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这次会议有什么重要意义?
(3)图片三的内容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它是党在哪一阶段的基本路线?
(4)我党在不同时期不断调整经济政策的中心点说明了什么?

“穷则变,变则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两个镜头。镜头一:双水村一队在队长孙少安的带领下,全队农民按下手印,进行了分田土地承包。镜头二:队长孙少安自己承包了荒山建起了砖瓦厂,雇佣了一些同村的人,带领他们开辟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
材料二:从1953年7月破土动工,到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它的建设,速度之快,工程之好,被人们称为奇迹。1988年到2001年,是它的结构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工厂向集体公司制的转变,以及单一的国有资产向多元化资产结构的转变。
材料三: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边陲不镇,破旧的渔村,因为贫穷,成为国民党宣传大陆“水深火热”的素材。1980年后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外国人惊叹为“一夜崛起之城”,外商投资的重要汇集点。
(1)材料一镜头中孙少安的这种做法在农村被称为哪一政策?镜头二孙少安开辟的致富新路是建立什么企业?
(2)材料二中的“它”的名字是什么?1988年后“它”的做法体现了我国哪一领域的改革?
(3)材料三中的“边陲小镇”指的是哪里?1980年,我国在这里建立什么使它发生了巨变?
(4)通过这些变化你感悟到了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