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互联网以其技术应用的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大大改变了人们学习、生产、生活与娱乐的方式,在互联网条件下,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大大扩展。现在许多年轻人看电视、看电影、听歌曲都在网上。但是,近些年来,一些网站传播色情低俗内容,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但是,应该看到,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是主要的。为此,我国大力加强互联网的建设,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材料二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取得很大的进展。互联网架起了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互联网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汇聚群众智慧、改善公共服务的渠道。然而,公民行使网络监督时也存在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某校高二某班开展了“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南京”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绿色选择]
美丽南京,生态文明是必然选择。面对浓重的雾霾、恶劣的空气质量,南京需要反思当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城市生活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让南京的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1)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生态文明是打造“美丽南京”的必然选择。(6分)
[绿色行动]
美丽南京,最美是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南京,青年当先行。为响应号召,某校学生决定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活,形成下列两种方案:
方案A:在学校和所在社区出一期环保宣传黑板报。
方案B:绿色出行,首选自行车。
(2)请你针对这两种方案,说说你各自方案的哲学依据。(6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9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出一大批又一大批像方志敏、沈浩等党的优秀儿女,也严惩了少数腐败分子;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理?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2013年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事件,折射出创新激发的活力和文化改革的成果。
“汉字听写”类节目走红,掀起中国汉字书写热。不少专家认为,“汉字听写”类节目展现了手写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唤起了中国人的汉字书写情怀,值得肯定。
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播出后,赢得了几乎零差评的社会反馈。该节目将室内综艺升级为野外综艺,将虚假的“比惨”变成突出节目的记录性的真人秀。父子/女搭档真实、温馨的小清新情调,唤起了观众内心最温柔的情感。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你对“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这句话的理解。
(2)请指出上述材料对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
材料一:2013年12月18日,“中国网事·感动山东”十大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此次评选活动旨在通过评选网络正面典型,更好地宣传山东的先进典型人物,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美丽山东”建设和“四德工程”深入开展。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举办,“中国网事·感动山东”十大网络人物评选活动的意义。
材料二:当前,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文化创作缺乏核心理论指导,文化信仰有所缺失;山寨乃至照抄照搬外国文化,不顾中国社会现实;学术民主、文艺民主氛围差,缺失活力和自信等等。
(2)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
2014年5月16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办的“道德的传承”——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山东威海举行,极大地推动了我省思想道德建设。我省各级高度重视,让推荐评议身边好人的过程真正成为了传播精神文明、引领道德风尚的过程,成为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平台,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联系材料,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说明我省积极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的依据。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开展上述活动对青年学生的道德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