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某份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安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 B.华北事变前后 | C.西安事变期间 | D.七七事变以后 |
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公民大会向全部居民开放 | B.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
C.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 | D.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津贴 |
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长久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所以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所材料推断,这一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是
A.察举制 | B.征召制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对义和团)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 )
A.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
B.支持义和团反侵略战争 |
C.暂时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
D.镇压、剿灭义和团 |
1900年,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是在( )
A.大沽口、紫竹林 | B.杨村、廊坊 |
C.老龙头火车站、北仓 | D.山海关、大沽口 |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意味着列强侵华进入了新阶段,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 |
B.赔款数目增加 |
C.增开通商口岸 |
D.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