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 )
| 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
| 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 | 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
下列秦汉的官职中,掌握监察职能的有:① 太尉 ② 尚书令 ③ 御史大夫 ④ 刺史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秦朝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需要,最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
| 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 |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B.中央政府高设丞相、御使大夫、太尉等官职 |
| 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
古代中国人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记录,它记载在
| A.《春秋》一书中 | B.《墨经》一书中 | C.《诗经》一书中 | D.《尚书》一书中 |
西汉前期,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下列各项对这一主张的理解与评议,正确的是 ① 西汉初期各学派仍很活跃 ② 当时地方割据势力仍很强大 ③主张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④ 有利于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