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 B.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
C.统一后的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
1929年5月4日,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
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过火”的思想指的是( )
A.马克思主义 | B.自由恋爱观 | C.实业救国论 | D.民主和科学思想 |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
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
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D.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是( )
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
B.“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
D.社会主义条件下两类矛盾的理论 |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下令焚毁刑具、停止刑讯,主要体现了三民主义中
的( )
A.民族主义 | B.民主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生主义 |
“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下列人物中,
有可能发表这一议论的是( )
A.林则徐 | B.郑观应 | C.左宗棠 | D.李鸿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