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西周分封示意图(部分)。钱穆先生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
A.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
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 D.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
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 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
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
《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 |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 |
下图为美国《时代周刊》1962年8月刊的封面(Berlin wall),柏林墙有一个美丽的代号“中国长城第二”。关于柏林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A.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也推动了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
B.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
C.柏林墙修筑的目的是为阻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筑 |
D.柏林墙修筑的直接原因是1919年德国分裂、美苏冷战导致的 |
中国金融怕人论坛指出:“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人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这一设想
A.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 | B.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 |
C.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 | D.对促进高收人国家的发展更有利 |
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该政策能引起百姓就业、私人收人和消费支出的一轮又一轮的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人的成倍增加……也必然会出现高通胀……。与“该政策”体现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A.里根政府控制货币发行量 |
B.奥巴马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
C.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
D.罗斯福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