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曾评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说明郡县制
A.是各个朝代都采用的地方制度 | 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内容 | D.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
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
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
D.北伐战争 |
法国人克雷夫克在18世纪70年代写到:“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的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英属北美殖民地 | B.法属美洲殖民地 |
C.西属美洲殖民地 | D.荷属美洲殖民地 |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了政局动荡 |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
C.传播了启蒙思想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