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美国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电影成为美国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
C.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
D.电影提升了美国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G.Byron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 B.充满了理性主义的革命激情 |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 |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 |
《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
C.启蒙运动的旗帜 | D.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是清末长篇谴责代表作之一。小说描写的是晚清时期社会上的种种怪现状,展示了一幅清王朝崩溃前夕的社会画卷,下列内容不属于作品中的“怪现状”的是:
A.复古尊孔逆流的兴起 | B.清政府成为“洋人之朝廷” |
C.孔子穿西装 | D.大清子民“剃发、蓄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