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 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统计资料”,回答下题。

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海拔高度 B.距海远近 C.气温高低 D.地表植被

关于a河段水文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B.工农业用水较少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D.有凌汛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回答10-11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10-11题。

具体地区
年生产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 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据统计,整个清代闯关东的山东移民占当时整个东北人口的近一半。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影响巨大的文化现象,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次空前的移民壮举。据此完成8-9题。
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东北地区

A.制造业高度发达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C.大量征兵抗战 D.畜牧业水平高

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使东北人口金字塔最有可能接近于图中的()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据此回答6-7题。

年龄
0~14
15~60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 000
6 500
1 500
10 000
死亡率(%)
0.6
0.6
2.5
3.7

人口数
3 500
6 000
500
10 000
死亡率(%)
0.75
0.7
2.2
3.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4-5题。
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印度、美国 B.印度、中国、美国
C.中国、美国、印度 D.印度、美国、中国

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增长率高

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