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下题。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
A.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 |
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
C.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 |
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A.西气东输 |
B.南方平整土地,北方节约用水 |
C.南水北调 |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下图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回答14-15题。E、F处的工业部门分别是
A.电力工业和建材工业 | B.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 |
C.化学工业和建材工业 | D.建材工业和机械工业 |
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是循环经济的模式,能充分利用废弃物
②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④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图所示人类采取的行为
A.是工厂实现清洁生产的一种措施 |
B.只适宜在城市中实行 |
C.属于生产减量化中的“再利用”形式 |
D.反映出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 |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如果水分条件相同,那么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A.无植被耕地 |
B.人工草坡 |
C.柏树林 |
D.天然草坡 |
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沙化 |
B.泥石流 |
C.石漠化 |
D.滑坡 |
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8-10题。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
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酸雨③城市热岛效应④湖水富营养化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 | B.一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 |
C.南海诸岛的面积迅速增大 | D.高纬地区比原来的气温更低 |
21世纪,人类会加大对海洋开发利用。完成5-6小题海洋环境问题包括
A.渔业生产和石油开采 | B.围海造田和海洋权益 |
C.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 D.油轮泄露和海底矿产枯竭 |
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
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