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
(1)C离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D在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
(2)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______,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__;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A、B、C、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它们都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与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每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O2,转移的电子数是___。
有下列三组固体混合物:
①Na2O2、NaOH混合物,含Na元素58%
②FeSO4、Fe2(SO4)3混合物,含Fe元素31%
③Na2S、Na2SO3、Na2SO4混合物,含S元素25.6%(以上均为质量分数)
则上述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铜在低温下不能和O2发生反应,也不能和稀H2SO4共热发生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铜屑倒入热的稀H2SO4中并不断地通入空气来制取CuSO4溶液的。铜屑在此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铜与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也能制备CuSO4溶液,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两种方法前者好还是后者好?原因是什么?
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碳酸钠、硫酸钠、硫酸氢钠、氯化钡等溶液中的某一种。为确定各是何种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报告记录为:
①A+D溶液+气体;
②B+C溶液+沉淀;
③B+D溶液+沉淀X;
④A+B溶液Y+沉淀;
⑤沉淀X+溶液Y溶液+气体。
(1)根据以上记录,推断四种溶液中的溶质分别为(写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⑤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Cl-、I-、、
、
、
,现进行如下实验:
(1)取部分溶液,加入过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出的沉淀部分溶于稀HNO3,并放出气体。
(2)取部分滤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无沉淀产生。
(3)取部分滤液,加入AgNO3溶液,只有黄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试判断: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已知B、D都是淡黄色固体,A与D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F. __________;H. __________。
(2)写出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C,E
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