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
|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
|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
| A.两个德国出现 | B.美苏“冷战结束” |
| C.两极格局形成 | D.两德统一在望 |
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是美国代表针对下列哪一事件所说的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 |
| C.中国成功参加万隆会议 |
|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
下图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其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实行地区不同 | B.自治程度不同 | C.社会制度不同 | D.法律依据不同 |
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这就是
| A.《和平法令》 | B.《四月提纲》 |
| C.《土地法令》 |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下图是1937年10月刊发在《战时画刊》杂志上张乐平的漫画《杀鸡儆猴图》,画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 A.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
| B.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消极抗战的失望 |
| C.有利于鼓舞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
| D.意味中国取得了局部战场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