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本质上
| 时间 |
1931年11月 |
1934年10月 |
1935年10月 |
1937年9月 |
| 主要史实 |
成立于瑞金 |
撤离江西苏区 |
转移至陕甘苏区 |
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 |
A.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
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艰难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成熟
图是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的情景,在祝酒时尼克松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文中“分歧”和“共同利益”分别指的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问题——遏制欧洲和日本的崛起 |
| B.意识形态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
| C.台湾问题——遏制苏联扩张 |
| D.意识形态问题——抵抗经济危机 |
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在民族市场起作用的不单是经济增长的内部条件。当今国际经济的现状及其分工的专断方式也阻碍着落后国家的起飞。……英国全靠其世界中心的地位,才完成了工业革命。第三世界各国也企求和渴望实现工业革命,但它们处于边缘。……”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落后国家无法实现工业化 |
| B.第三世界国家缺乏实现工业化的内部环境 |
| C.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外部环境恶劣 |
| D.英国依靠世界中心的地位完成了工业革命 |
1911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丁文江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
| A.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 B.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
| C.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仍然存在 | D.中国传统因素融入到近代教育中 |
图是一幅西方的漫画,此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拒绝对西方国家开放市场 |
| B.中国拒绝西方式民主、自由 |
| C.西方民主适合所有国家 |
| D.西方赞扬中国的强大 |
1898年梁启超在《说动》一文中,将“力”视为宇宙的本原,认为整个宇宙充满了一种宇宙力。力是万物的动力,是世界的源泉,世界之所以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其渊源就在于这种无所不包的动力。材料中所说的“力”体现了
| A.家因斯坦的相对论思想 |
| B.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
| C.牛顿的经典力学思想 |
| D.普朗克的量子论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