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既有中兴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可谓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但对他的家书无论是欣赏他的人还是鄙视他的人都推崇备至。他的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家常的书信集,更是一部蕴藏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下列对曾国藩家书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积极的主动的 ④精神产品都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世说新语·假谲》记载:“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这表明()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超前性 |
C.客观存在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 |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科研团队,首次在实验室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能够帮助人们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从而解决电子元件发热、运行速度变慢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可能带来下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杨振宁称其为诺贝尔奖级的发现。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
为适应煤矿瓦斯防治和煤层气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2013年9月14日,国务院提出意见,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国务院这一做法坚持了()
A.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 D.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 |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在瑞典揭晓,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的理论预言获奖。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两个强子对撞实验项目中均发现一种新粒子,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寻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一致的某些特性。该粒子的发现表明()
①具体科学的每一项进步都证明了世界的物质性
②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④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无春之年,指整个农历年都没有立春的年份,有些地方称之为“寡年”。因“寡年”的“寡”字与“寡妇”“寡居……“鳏寡孤独”等词语相关,显然是大不吉利的。旧俗认为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从哲学上看,下列与“无春之年不宜婚嫁、生育”观点相一致的有()
A.我思故我在 | B.形存则神存 |
C.吾心即是宁宙,宇宙即是吾心 |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