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ol N2与b mol H2混合,要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c mol NH3,则NH3在平衡体系中质量分数为( )
A.![]() |
B.![]() |
C.![]() |
D.![]() |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少量蒸馏水 | B.用铜和浓硝酸制取少量NO2 |
C.比较MnO2、Cl2、I2的氧化性 | D.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至少含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 |
B.1 mol NO和16 g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总数为6.02×1023 |
C.医疗上用硫酸钡作“钡餐”,是利用硫酸钡难溶于水的性质 |
D.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结晶析出 |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水煤气、铝热剂 | B.干冰、漂白粉 |
C.盐酸、磷酸钙 | D.玻璃、含Fe 70%的氧化铁 |
如图所示,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图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 mol X和2 mol Y,开始时容器的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提示:物质X、Y的状态均未知,物质Z的状态为气态):2X(?)+ Y(?)a Z(g),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Z的化学计量数a = 2 |
B.若Ⅱ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X、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 |
C.若X、Y均为气态,则在平衡时X的转化率:Ⅰ>Ⅱ |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开始到平衡所需的时间:Ⅰ>Ⅱ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B、C、D位于同一周期,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既是A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又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A、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B.元素B能与A的最高价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B和D能形成BD2型的共价化合物
D.D的单质有毒,且有漂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