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的流程如图1所示:

②以萤石(CaF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滤液Ⅰ中加入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若通入的气体A少量则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E常用作制作豆腐的添加剂,化合物C是____,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所示:写出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电镀前铁、铜两片金属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质量差为4.48 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___ mol。(3)如下图装置所示,C、D、E、F、X、Y都是惰性电极,甲、乙中溶液的体积和浓度都相同(假设通电前后溶液体积不变),A、B为外接直流电源的两极。将直流电源接通后,F极附近呈红色。

请回答:
①若甲、乙装置中的C、D、E、F电极均只有一种单质生成时,对应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当乙中溶液的pH是13时(此时乙溶液体积为500 mL),甲中溶液的pH为________。
③丁中X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Y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__
④乙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醋酸的电离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并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
取冰醋酸配制250 mL 0.2 mol/L的醋酸溶液,用0.2 mol/L的醋酸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对所配醋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标定。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250 mL 0.2 mol/L醋酸溶液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和________。
②为标定某醋酸溶液的准确浓度,用0.200 0 mol/L的NaOH溶液对20.00 mL醋酸溶液进行滴定,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醋酸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待测液
B.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碱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氢氧化钠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2)探究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将pH=1的盐酸和醋酸,加入适量水,pH都升高了1,则加水后溶液体积V(醋酸)_______V(盐酸)(填“>”、“<”或“=”)。
(3)取常温下的六份溶液:①0.01 mol/L CH3COOH溶液;②0.01 mol/L 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01 mol/L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0.01 mol/L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③(填“>”、“<”或“=”);

(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 (g)+H2O (g) CO2(g) +H2 (g),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 (g)、1 mol H2O (g),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的物质的量为1.6mol,用H2O (g)表示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若往容器中再加入2 mol CO (g),则重新达到平衡时的CO总转化率________20%(填“>”、“<”或“=”)。
(2)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 NO22NO+O2 ΔH>0,反应过程中N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若曲线A、B分别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情况,则曲线B此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升高温度”“降低温度”或“使用催化剂”)。
(3)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
①2N2O5(g) 4NO2(g)+O2(g)
②2NO2(g) 2NO(g)+O2(g)
若达平衡时,c(NO2)=0.6 mol/L,c(O2)=1.3 mol/L,则反应②中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已知2A(g)+B(g)2C(g),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050 mol A和0.025mol 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C)="0.040" mol·L-1,放出热量Q1kJ。
(1)能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写序号);
a.v(C)=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A)=2v(B)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若在相同的容器中只加入0.050 mol 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2kJ,则Q1与Q2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用含Q1、Q2的代数式表示);
(3)500℃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4)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填“放”或“吸”)热反应;若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某温度下,A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化学平衡常数K(A)K(B)(填“>”、“<”或“=”)。

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   
(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mL乙溶液和20.00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请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溶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 (填“图1”或“图2”);
②a=  m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