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地图示时期城市人口与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1990年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B.乡村人口比重1978年最低
C.2000年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
D.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透水面积增加,使蒸发量下降
B.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C.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所示区域中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a气候的雨季均在11月至次年4月
B.c气候在6-8月期间温和多雨
C.d气候的形成原因是该地远离海洋
D.e气候分布在纬度10°-20°的大陆东岸

关于甲、乙两地气候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甲、乙两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乙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有关
D.乙地气候的形成与沿岸暖流有关

远眺得多了,便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风和日丽”的天气,既无风和的开朗感觉,更不见丽日在哪里。早晨,太阳在北京市区的上空,就像一池子灰水上面浮泛的一只破旧篮球。而西山呢?大概那里盘古尚未开天,更是一片混沌,连山光的影子都看不见。而一旦起了风,那景观立刻就不同了。一夜大风过去,红日蒸腾,京城如洗,西山如画,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晰。此时我才发现,北京是那么美。于是,我感到:北京,需要风;北京昐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文中划线部分所描述的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大气污染严重 B.臭氧层破坏,大气污染严重
C.大气中酸性气体比例过大     D.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气温升高

文中一夜大风过后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晴朗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C.湿度增加,产生降雨 D.气温降低,有风沙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地面蒸发量图,完成下列各题。

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

A.位于背风坡
B.地势高
C.西南季风影响大
D.相对高度变化大

甲地蒸发量最大的月份及其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4月――太阳高度增大,气温回升快
B.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大
C.8月――受副热带控制时间长,气温高
D.10月――受大陆气团控制,空气湿度小

下表是两个城市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城市


平均气温
(℃)
1月
5
11
7月
29
27
平均降水量
(mm)
1月
47
75
7月
150
5


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哽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中央气象台2009年2月22日6时继续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受强冷空气东移南下影响,未来两天,新疆东部、西北地区大部、华北、东北地区、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将有5-7级偏北风,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江南中南部、华南以及四川盆地北部将有4-6级偏北风,上述地区的江河湖面风力6-8级,原因是

A.江河湖面摩擦力小   B.江河湖面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C.江河湖面气压梯度力大 D.江河湖面地转偏向力大

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冷锋、冷锋 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 D.暖锋、冷锋

未来两天,图中N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前者升高,后者变大 
B.前者降低,后者变小
C.前者升高,后者变小 
D.前者降低,后者变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