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Ⅰ—Ⅱ—Ⅲ是某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商业用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
(2)假如阶段Ⅲ中甲、乙是住宅区分化的结果,则甲、乙两地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 ,属于中高级住宅区的是 , 简述判断理由。
(3)指出生产用地在Ⅱ—Ⅲ阶段变化的主要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挪威、瑞典和芬兰三国森林覆盖率高,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挪威、瑞典和芬兰地理位置及重要矿产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芬兰人口530万,面积33.8万平方千米,其中内陆水域面积占10%,拥有大约18.8万个湖泊。
芬兰1921年起实行义务教育,此后又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传统经济以森林为基础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革。政府重视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与大学或研究院合作,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政府还要求企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规范化运作,并鼓励本国的企业走出去,或者使企业股本结构国际化,使得一大批企业走向了国际市场。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芬兰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根据材料一,当11月15日联考时,奥斯陆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斯德哥尔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广州
(2)芬兰、挪威和瑞典三国种植业产值都较低,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对该区域大西洋沿岸气候起重要作用的洋流从性质分属于;据图判断,瑞典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3)吕勒奥是瑞典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4)简要分析芬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
读大气受热示意图,回答:
(1)太阳暖大地指的是______(填字母);地面暖大气指的是______(填字母);大气的保温作用是______(填字母)。
(2)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是______(填字母)。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______。图中A处是______(高、低)气压,大气活动中心名称是______。
(2)图中B盛行______季风,C处盛行______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和______。
读图“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判断气压高低。地面A比B气压_______(高或低),高空C比D气压_______(高或低)。
(2)A、B、C、D气压值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3)A比B的气温______(高或低)。
(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A、B、C、D间气流的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
(5)图中热力环流的过程,先有大气的______运动,后有大气的______运动。
(6)如果A是陆地,B是海洋,则此时应该是_____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之间吹______风(海风或陆风)。
(7)当A气压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陆地上时,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冬或夏),______气压带被陆地上的______(高或低)压切断,这体现了______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该图是以______为中心的示意图。
(2)弧MPN为______线,其中弧N P为______线。
(3)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N地日落时间是______点;P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
(4)在图示这天,龙台镇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以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______(最大值/最小值)。
(5)P在M地的______方向。
(6)此时,地球公转到______(近、远)日点附近,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位置偏______。
(7)P地的地方时为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