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液体均处于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H值相同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B.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3,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3 |
C.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2倍 |
D.中和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
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
A.氧化物、化合物 |
B.化合物、电解质 |
C.溶液、胶体 |
D.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
2011年被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以表彰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
C.固态物质不仅限于晶体与非晶体,还存在准晶体,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此发现获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
D.今年春天,在我国南方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缓解旱情的措施之一是可以用干冰或溴化银进行人工降雨 |
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填写下列空白:
(1)装置①是氯气发生装置,蒸馏烧瓶中盛放MnO2固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果实验室中MnO2用完了,则下列物质可能可以用来代替MnO2制Cl2的是:▲。
A.NaBiO3 | B.FeCl3 | C.PbO2 | D.Na2O2 |
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NaBiO3>PbO2>MnO2>Na2O2>FeCl3(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①▲; ②▲。
(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右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填写编号字母);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5)根据④的试管里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可否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
为什么?▲。
(6)若②的试管溶液中不但有KClO3生成还有KClO生成,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1)被称作海洋元素的是 ▲ (写元素符号)。
(2)工业上常以食盐为原料制备氯气,再用氯气制备漂白粉,请写出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失效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Ⅰ.①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富集溴元素,请写出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 ▲ 。②在3mL溴水中,加入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为右图中 ▲ 。
Ⅱ.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设计了如右装置简图: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在C中获得纯净的液溴即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控制的关键条件是: ▲ 。
②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 ▲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 。
现有X、Y、Z、W四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有如下情况:
①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② X的单质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XZ,燃烧时火焰呈苍白色。
③ 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XZ的水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④ 两分子X的单质可与一分子Y的单质化合生成两分子X2Y,X2Y常温下为液体。
⑤ Z的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
⑥由Y、Z、W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1molM中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Z单质的实验室检验方法▲。
(3)写出Z的单质溶于X2Y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该反应中有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参加反应的Z单质在标况下的体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