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左为某地地貌景观与地质剖面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该地区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

A.断层形成、褶皱产生、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B.褶皱产生、岩浆侵入、断层形成、固结成岩
C.固结成岩、断层形成、岩浆侵入、褶皱产生
D.固结成岩、褶皱产生、岩浆侵入、断层形成

左图中甲地位于河口位置,右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可以表示甲地地貌成因的数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由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出发,向外沿同一个方面前进。发现植被从水井向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1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及灌木。据此回答10~11题。
10.上述调查区的植被分布形态,最有可能是由下列哪种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A.过牧 B.滥垦
C.滥伐 D.滥采
11.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A.松嫩平原 B.青藏高原
C.呼伦贝尔草原 D.塔里木盆地

2001年3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表明()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化阶段,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D.荒漠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万里长城是()
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③秦汉以来,直到最近一二百年前是我国农业文化和牧业文化的分界线④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风光已经不在,代之而起的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②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④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