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河谷地区人口和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交通便利,其深水航道为当地重要的货运动脉,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A—B河段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有 、 ;
不利条件有 。(6分)
(2)说明A地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
(3)依据图示信息推断C市发展的主要高耗能工业部门,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4)D岛附近海域大量的渔产品被运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加工,分析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8分)
青海湖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内流区,流域内资源环境独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青海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青海湖流域2009年—2011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表(单位:%)
土地利用类型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水域 |
人工 用地 |
未利 用地 |
2009年 |
1.59 |
2.72 |
67.87 |
16.22 |
0.30 |
11.30 |
2010年 |
1.47 |
2.83 |
68.47 |
16.12 |
0.30 |
10.81 |
2011年 |
1.47 |
2.84 |
68.47 |
16.12 |
0.29 |
10.81 |
2009年—2011年变化率 |
-0.12 |
0.12 |
0.6 |
-0.1 |
-0.01 |
-0.49 |
【材料三】:青海湖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青海湖湿地以及鸟类资源及其栖息地为主,是我国最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保护区。但青海湖区目前存在湖区水位下降且水质恶化,周边沙化面积扩大,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
(1) 青海湖属 (淡/咸)水湖,湖水损耗的主要自然途径是 ;流域内地势总体特征为 。(1分,共3分)
(2) 材料二显示,青海湖流域最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耕地与林、草地比重变化,与当地实施了 政策有关。(每空1分,共2分)
(3) 简析青海湖鸟岛成为候鸟重要栖息地的原因。
(4) 青海湖湿地面积逐渐减少带来的影响?
(5) 简述保护与建设青海湖区湿地环境的措施。
试在下面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
(1)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赤道处标出各经线的度数。
(2)图中此时是 节气,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
(3)图所示当天地球赤道上日出的地方时是 时;北极圈上日落的地方时是 时。
(4)此图所示的白天与黑夜的交界线是 (晨线、昏线)。
(5)此刻,北京时间是 时;地方时是24时或0时的经线的经度为_______________。
读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2)在ABCD中,近日点位于___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位于_________点,每年__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
(3)ABCD四点日地距离比较,由近到远排列顺序依次是_________。
(4)ABCD四点公转速度比较,角速度、线速度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
2015年4月14日国家三部委出台的“一带一路远景与行动”明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图为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材料二:新航线从福州出发向南、向西,途经的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向南对接东南亚、向西连通印度洋,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福建正在把自己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目前在福建沿海,从北到南,正在把原来分散的小码头、小港口整合起来,建设包括两大集装箱、两大散货、两大石油石化液态在内的六大港口群。
(1)简述福建省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3)分析福建发展石化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