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5月24日落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有机蔬菜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而记者在超市调查发现,面对光鲜亮丽的有机蔬菜,市民充满了矛盾之情,没有任何污染的蔬菜,谁都想购买,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不少市民望而却步。以下对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有机蔬菜“没有任何污染”的高品质决定了“其价格较高” ②“市民充满矛盾之情”体现了商品两个基本属性之间对立的一面 ③“不少市民望而却步”说明家庭收入水平是消费水平的直接决定因素 ④“有机蔬菜占据了展厅的重要位置”说明人们的消费理念在悄然变化
|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反映了2014年6月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变化现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对此,正确说法是
①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②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波动幅度
③价格处于低谷时.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④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需要科学宏观调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假设2014年我国一单位某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3200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4。如果2015年我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纸币流通速度提高15%,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该商品用美元标价为
| A.575.5美元 | B.525美元 | C.475美元 | D.615美元 |
如果2014年某商品生产部门生产1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某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若2015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若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5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A.2000万元 | B.3000万元 | C.4 000万元 | D.6 000元 |
货币也有价格。在国际上,汇率是货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货币的价格同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右图,Q表示美元的数量,P表示美元的价格(单位:人民币),S是美元的供给曲线,D是美元的需求曲线。对图中由M1点至M2点产生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美元贬值;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美钞,导致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上升,美元对内贬值 |
| B.美元贬值;美国从中国增加进口,导致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美元对人民币贬值 |
| C.美元升值;中国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和消费,导致物价上涨,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 |
| D.美元升值;美国对中国增加出口,导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给上升,美元对人民币升值 |
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尽早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的高品质的农产品、食品,尤其是需求量巨大的奶粉等产品关税大幅下降甚至是零关税。关于进入我国市场内的澳大利亚商品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下列图示最符合其变化的是(D1为谈判前,D2为谈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