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他在求职时热衷于北(北京)上(上海)广(广州)深(深圳)等大城市,根本不愿去有很大需求但工作条件较差的小城镇或乡村。其结果是理想只能是幻想,很难实现就业。这位大学生难以实现就业,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
①没有从社会和个人的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②没有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③没有很好的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根本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
①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能超过感性知觉所提供的范围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个税法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缴税负担
③国务院成立事故调查组分析“7·23”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
④2011年7月上旬中央主要领导分赴各地密集调研经济形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1年7月,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直径300米的小行星,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公转轨道,并始终在地球前方“打转”。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
①世界具有可知性②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可以保持不变③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④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爱因斯坦指出:“可以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这说明

A.哲学是具体科学之母 B.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要通过哲学来学习具体科学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之母

“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