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B.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
C.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D.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  )

A.卖官鬻爵 B.科举取士 C.土地自由买卖 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C.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