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说北京城“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远方异域之人不避间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蓄积为天下饶”。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是
A.边塞城市 | B.工商城市 | C.消费城市 | D.军事城市 |
(2015年天津卷文综历史5)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2015年新课标Ⅰ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
(2015年上海卷历史11)以下哪项表述是对“朝贡贸易”的准确理解?()
A.朝贡贸易展示了天朝威仪 | B.朝贡国可来华自由贸易 |
C.各朝贡国贡期一致 | D.政府在朝贡贸易中获利甚多 |
(2015年海南卷历史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 B.关心百姓疾苦 |
C.申饬官员无能 | D.关注地方稳定 |
(2015年海南卷历史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