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
|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
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
|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
|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
|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 |
| B.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派别 |
| C.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与统治者对学术的重视是有关系的 |
| D.是中国学术文化与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 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 |
| B.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 |
| C.私人授徒讲学在当时蔚然成风 |
| D.封建地主阶级治国模式大体确定下来 |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历程简图,由此图可见近现代思想历程( )
| A.以民主启蒙为主题 |
| B.以学习西方为主题 |
| C.体现碰撞分化与融合 |
| D.坚持传统文化 |
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并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他最可能是( )
| A.康有为 | B.陈独秀 |
| C.胡适 | D.李大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