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2011年2月,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四国联盟”外交官在联合国总部发表声明,要求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改革在9月本届联合国大会闭幕前取得具体成果。“四国联盟”主张安理会同时增加常任和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新增常任理事国应包括这四个国家。
材料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11年2月12日表示,对于联合国改革,预设改革成果或者强行推动不成熟方案,不仅影响联合国会员国团结,最终也会损害安理会改革进程本身,这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1)联合国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1)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主张。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雷锋,离开我们已经整整51年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雷锋在短暂的一生中助人无数。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半个世纪以来,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深深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习近平同志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值此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国内外媒体热炒“雷锋精神”。
材料二:雷锋精神是美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世界之中还有很多不同的美,值得我们尊重。正如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文化的作用和对人的影响角度,说说雷锋的成长足迹和雷锋精神对我们人生的启示。
(2)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来回答:怎样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

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爆红,它在让人们感动于父母之爱的同时,也激起人们对青春的反思和对生活的追问。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以朴实细腻的歌词、深情舒缓的旋律,配以网友30年与父母的合影作为背景,深深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并且在对亲情的表述和对时光的感叹中传递着正能量;也折射出对“空巢家庭”和老人“精神赡养”等当下社会热门话题的思考。有评论认为,是央视春晚的舞台成就了这首歌曲,更是亿万公众的共鸣使歌曲爆红。
根据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分析,这首歌曲爆红的原因是什么?

“航天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天梦”的实现,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又上了一个台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敢于直面困难和挫折,不畏风险.同时立足国情,制定了发射载人飞船、实现交会对接、建造空间站的“三步走”战略和深空探测发展路线图,形成了“定位准确、机理清楚、故障复现、措施有效、举一反三”的“归零”五原则,做到了对方案严谨的设计、对计划科学的论证、对质量“苛刻”的标准……化解了一次次风险,创造了一次次的腾飞奇迹,我国朝着建设独立自主的载人空间站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探月工程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材料二 目前,世界强国为争夺制空权而开展大规模的太空竞赛。中国政府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航天人是如何发挥意识作用创造一次次腾飞奇迹的?(12分)
(2)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知识,论证材料二中我国政府主张的正确性。(12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图

材料二 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根据科学论证评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 500亿元,将通过以下五个渠道筹集:
①按“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由企业承担: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③通过价格杠杆疏导部分治理成本;④地方政府加大民生领域“煤改气”、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等的政策支持力度;⑤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加大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1)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图,说明环境污染和GDP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哪些影响。(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的文化发展、文艺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诸如文化的创新力不足,商业功利主义气息太浓,把文化、文艺只当作赚钱的产品来做,真正体现文化、文艺的正能量和接地气的作品太少……“接地气”成为国际文化竞争态势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词。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推出的一档“现象级”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观众热捧。该档节目既有亲子关系、儿童成长,父亲责任等天下普适性关注点,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同时还创新地采用了国外的“真人秀”形式,通过星爸萌娃常人化的表现,让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完全沉下心来,在慢节奏的节目中细细品味浓浓亲情。真诚、独特、接地气、适合全家观看也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的主体角度论述如何才能“接地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