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締约方会议于2011年11 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核心议题是“绿色气候基金”,目的是解决温室 气体排放及带来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3)全球变暖会对上述两国国土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地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
材料三西藏面积广袤,但适合人类定居的范围有限。藏南谷地是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有一连串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年平均气温在8℃左右,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年降水约300~500mm。
(1)从地质地貌方面分析雅鲁藏布江东西向发育的原因。
(2)分析藏南谷地成为西藏主要城镇和人口集中分布地的自然原因。
(3)描述甲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该图中甲市是我国某自治州的首府,该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说出该地聚落分布有何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条件。(5分)
(3)结合材料,提出该地区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分)

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地,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2)描述C、D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3) 2011年3月11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核泄漏事故,判断核污染对中国影响的大小,并简述原因。
(4)简述日本主要的地质灾害并分析该灾害多发的原因。

该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图说明我国洪涝区的分布规律。
(2)左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3)说明右图中B地区干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4)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是南面的河流总体流向是
(2) 现两河流间开挖了一条运河为什么没有选择在两河距离最短的甲乙之间?
(3) 现甲、丙间需修建一条铁路,请写出选线的位置。
(4)若该地区位于51°N,8.6°W,试分析两河流的航运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