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在“光斑”照射前后光合作用吸收CO2和释放O2气体量的变化,据此正确的是分析是( )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B.光斑照射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增加
C.光斑照射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
D.光斑移开后,光反应和暗反应迅速同步减弱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如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以及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
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
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在某一生态系统中,螟虫、螳螂(以螟虫为食)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螟虫、螳螂有关的食物链具有两个营养级
B.螳螂种群数量的波动主要受食物等内源性因素调节
C.长期喷洒DDT,螳螂个体内的DDT浓度往往会高于螟虫
D.螟虫、螳螂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调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