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 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2 题。

年龄
0~14
岁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38-40题
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

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
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

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

A.冈底斯山、横断山、大兴安岭 B.天山、秦岭、南岭
C.长白山、太行山、贺兰山 D.喜马拉雅山、祁连山、小兴安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