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和表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12年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12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33 |
0.01 |
(1)描述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2)简述上海市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
(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3)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
(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
当前城市里,不少楼盘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竟然缩短了楼间距离,降低了居室地日照标准,关于居民呼吁“阳光权”地新闻屡见不鲜。阅读下列图标材料,分析回答。
我国部分城市住宅地日照间距
城市 |
冬至正午太阳高度 |
日照间距 |
|
理论 |
实际采用 |
||
① |
24°45′ |
2.02H |
1.7H |
② |
40°28′ |
1.18H |
1.2H |
③ |
35°21′ |
1.41H |
1.1~1.2H |
④ |
26°36′ |
1.86H |
1.6~1.7H |
H为住宅楼地高度(适用于平地,且住宅呈南北走向)
(1)当阳光还未射进屋里时,屋内就已明亮。这是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2)我国多数城市的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中,以冬至作为标准日,其理由是___________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在满足采光要求的条件下,夏至日四个城市居住建筑日照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从理论上分析,为了使楼房获得较好的光照条件,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楼房间距北京比上海应__________(宽或窄)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积温、降水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牡丹江市的积温值高于海拉尔市的原因是什么。
(2)相关资料表明,海拉尔市和哈尔滨市每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其原因是什么。
(3)哈尔滨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试评价该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请分析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2分)
(2)图中O地的风向为。
(3)此日,O和P两地风力较大的是,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4)此日,P和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请分析主要原因?(6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甲)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甲的B图上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图甲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C位置的节气是_____,B→D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
(3)图甲中B→C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填图乙中的数字)移到(填图乙中的数字),此阶段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
(4)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图乙的五个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形成图乙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