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和表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91年和2012年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12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33
0.01

 
(1)描述长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因。
(2)简述上海市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
(3)据表归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已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个城市的市长经常举行长江三角州城市经济协调会。
材料二: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福建、广东的便捷通道—厦(门)深(圳)铁路广东段正式开工建设。厦深铁路预计于2011年建成通车,届时从深圳到厦门只需3小时。

材料三: 2002-2003年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52.1∶41.9
4.9∶49.8∶45.3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1)上海逐步成为江浙沪城市带中心,试分析上海发展的有利条件。
(2)厦门、深圳两城市之间已有海上航线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海高速铁路?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描述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说出两大经济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5°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1)依据图判断,此时A城镇风向是(单项选择)

A.西风 B.东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城镇规模最大的是
(3)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原因是
(4)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目前利用方式是否合理?。理由是
②在E、F两地中,较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地附近,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阅读下表(表3)和图15,完成下列问题。

城市降水状况(单位:mm)
表3

城市
1月
7月
年降水量
珀斯
7
193
889
悉尼
104
84
1 205


(1)说出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的差值最大接近多少百帕?
(2)说出图中M点在7月份时主要的风向为,并简述其成因
(3)从风向、地形、洋流等因素,对比分析1月、7月表中两城市降水差异的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右下角区域是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简要分析优势的气候条件。
(2)图中河流②南北跨纬度约15°,河流的汛期主要出现在春季,且时间由南向北推迟,试分析原因。
(3)请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目前④湖泊水量和盐度的变化趋势。

下图所示地区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国政府积极支持风能发电的研究和开发,风能技术日臻成熟,风电已占全国发电量的20%。
材料二乙国依靠科学技术,走高效特色农业之路,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该国在世界鲜花市场的占有率已达6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鲜花王国”。

(1)说明甲国大力发展风能发电的主要原因。
(2)分析乙国成为“鲜花王国”的主要区位条件。
(3)从水系特征和社会经济特点阐述图示区域大力开发运河航运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