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后,溶液的pH=7,则反应后的混合后,2c(R2-)+c(HR-)=c(Na+) |
B.0.05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5mol/L的KOH溶液,则:c(CH3COOH)+c(H+)=c(OH-) |
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NH4Cl溶液中c(H+)相等 |
D.0.2mol/L NH4Cl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Na+)>c(OH-)>c(H+) |
甲、乙、丙、丁4种物质分别含2种或3种元素,它们的分子中各含18个电子。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
C.丙中含有第二周期Ⅳ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1价的元素 |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 |
D.在Z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
浓度是影响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常温下,铝片可以溶解于足量浓硫酸,也可溶解于足量稀硫酸 |
B.常温下,铜片与浓硝酸反应,不与稀硝酸反应 |
C.常温下,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极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均能溶解Al(OH)3 |
D.常温下,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都能反应,但生成的气体不同 |
将1.12 g铁粉加入25 mL 2 mol·L-1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浓度基本不变 |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
C.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2Fe3+===Cu2++2Fe2+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H2O===2Na++2OH-+O2↑ |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H2O===2H++Cl-+ClO- |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6H++5H2O2===2Mn2++5O2↑+8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