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保存在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
B.已经完成定容的500 mL 1.0 mol·L-1 的NaOH溶液,某同学不慎将容量瓶中溶液洒出,只能重新配制 |
C.导管口点燃CO时需要验纯,H2加热还原CuO时也需要验纯 |
D.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因此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 |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
C.![]() |
D.通入足量SO2后的溶液:Na+、NH4+、ClO-、CH3COO-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 |
B.次氯酸的结构式:![]() |
C.CH3F的电子式:![]() |
D.CO2的分子比例模型:![]() |
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CO2合成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塑料,实现“碳循环” |
B.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
C.将废电池深埋,防止重金属污染 |
D.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
25℃时,0.1 mol Na2C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一组体积为1 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W点所示的溶液中:c(Na+)+ c(H+)=2c(CO32-)+ c(OH-)+ c(Cl-) |
B.pH=4的溶液中:c(H2CO3)+ c(HCO3-)+ c(CO32-)<0.1 mol·L-1 |
C.pH=8的溶液中:c(H+)+ c(H2CO3)+ c(HCO3-) = c(OH-)+c(Cl-) |
D.pH=11的溶液中:c(Na+)>c(Cl-)>c(CO32-)>c(HCO3-)>c(H2CO3) |
在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I表示200℃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Ⅱ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 0." 02 mol·L-1·min-1
B.图Ⅱ所知反应xA(g)+yB(g)zC(g)的△H<0,且a=2
C.若在图Ⅰ所示的平衡状态下,再向体系中充入He,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200℃时,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1 mol B,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小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