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 )
A.一直降低 | B.一直增大 | C.维持稳定 | D.波动上升 |
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风沙活动减弱 | B.水资源供应充足 |
C.暴雨频率增加 | D.雪灾频率降低 |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四个日期的日出时间纬度分布。读图回答:若图示为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曲线①代表日期最可能的地理现象是
A.旧金山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割季节 |
C.钱塘江流域进入梅雨期 | D.希腊雅典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
若图示为北半球日出时间纬度分布,则与4月8日最接近的曲线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据图,一年内北京(40°N, 116°E)的昼长变化幅度约为
A.1小时 | B.2小时 | C.4小时 | D.5小时 |
图为“某校旗杆正午影端位置一年内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 :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A.66.5°N | B.23.5°N | C.23.5°S | D.66.5°S |
旗杆影端位于②位置时的日期可能为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旗杆影端位置由 ② 变为 ③ 的过程中
A.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加快 | 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C.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B.30°N C.35°N D.45°N
19.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20.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读图,完成15~17题。
甲 沿北纬某纬线甲大陆主要乙 沿南纬某纬线乙大陆主要
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15.造成甲大陆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不同 B.水分不同 C.海拔不同 D.纬度不同
16.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
A.均为地中海气候
B.均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分别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7.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B.都是由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
C. 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
D. ①自然带深居内陆;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
下列各图分别为“非洲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图”“景观分布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图①的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最可能出现在图②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3.图①的自然景观变化规律体现的自然带地域分布规律是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4.影响丁地所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大气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