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曾经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其中细胞学说创立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②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③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④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
| A.淀粉和磷脂 | B.纤维素和脂肪![]() |
C.性激素和核苷酸 | D.ATP和酶 |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
|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
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发菜 ②颤藻 ③酵母菌 ④放线菌 ⑤青霉菌
⑥变形虫 ⑦衣藻 ⑧小球藻 ⑨大肠杆菌 ⑩噬菌体
| A.①②④⑨ | B.①②④⑨⑩ | C.①②④⑤⑩ | D.②⑤⑨⑩ |
下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表,Z为突触间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有3个神经元细胞和2个突触结构 |
| B.刺激Y处引起了肌肉收缩可称为缩手反射 |
| C.刺激X处电表指针可发生2次不同方向的偏转 |
| D.在Z处用药物阻断信息传递,刺激Y电表指针会偏转,A处无反应 |
关于下列黏性末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形成④时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
| B.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均能作用于上述黏性末端 |
| C.①和④的黏性末端不同,一定是由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
| D.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一定是由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