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决定,大熊猫不再作为“国礼”对外赠送,原因是大熊猫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人类的活动又加速了它的濒危,尽管建立许多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但野生数量增加很少。下列叙述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与华南虎相比,大熊猫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其所处的营养级低 |
B.加强栖息地的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大熊猫种群的K值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
C.大熊猫濒危的根本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较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D.大熊猫作为“国礼”对外赠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 B.ATP含有核糖,而酶不含有核糖 |
C.酶形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形戒需要酶催化 | D.酶与ATP均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
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 d,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I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如图所示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45℃水浴保温5 min,然后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在50℃~65℃水浴加热2 min,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ATP转化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的X代表
A.H2O | B.[H] |
C.P | D.Pi |
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注:“+”表示有;“一”表示无。*:此行“+”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蔗糖 |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湿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
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
C.酶活性在t2时比![]() |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